• 官方微信

  • 北疆新时代APP

首页 > 文明村镇 > 杭锦经济开发区:让“村经济”搭上“延链顺风车”

杭锦经济开发区:让“村经济”搭上“延链顺风车”

来源:鄂尔多斯日报 2023-03-13

  走进鄂尔多斯市杭锦经济开发区,轰鸣的机器声打破了早春的宁静,状似“化肥”的白色颗粒平铺在两条传送带上,在向前“飞驰”中逐渐凝固定型。车间内的工人穿工服、戴口罩、头顶安全帽,紧张地忙碌着,在机械的辅助下有序完成装袋、封口、搬运等流程。

  “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中药丸的外包装上涂有一层蜡,大家知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蜡?”杭锦旗伊和乌素苏木阿日善嘎查集体经济费托蜡代加工生产项目负责人、内蒙古圣远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玉军“抛”出了一个问题。

  答案就是眼前的这些白色颗粒。

  张玉军介绍说:“这就是费托蜡,可应用于PVC、橡胶、金属除锈、油漆、涂料、中药制丸等多个行业。”

  怎么实现二产拉着一产跑,周边的农村牧区如何与工业园区协同发展,产业的链条怎样才能延伸到农牧民的家门口?这是杭锦经济开发区在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努力下好的另一盘棋。园区积极推进地企联建、村企共建,在紧抓重大项目建设的同时,引导产业链向周边村社延伸,走出了一条工业反哺农业、产业和乡村同步振兴的路子。

  由阿日善嘎查、内蒙古圣远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伊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三方联建的阿日善嘎查集体经济费托蜡代加工生产项目,正是其中之一。

  “费托蜡代加工项目技术门槛较低、投入较小,还可以吸纳当地劳动力,非常符合村企联建的要求。嘎查出资购买费托蜡颗粒生产设备,圣远泰投资建设厂房及附属设施、开展生产和管理,伊泰化工提供生产原料并收购产品,代加工所得净利润由嘎查与圣远泰平分。”杭锦旗政协驻伊和乌素苏木阿日善嘎查第一书记巴图孟克说。

  产业振兴,项目是关键、富民是落点。2022年9月,项目正式投产。在随后3个多月的时间里,共生产近6000吨产品,按照每吨220元代加工费计算,总收入近130万元,扣除成本、折旧等费用后,净利润约60万元。根据合作协议,阿日善嘎查获利30万元。项目用工20多人,多数为当地农牧民,月均计件工资过万,按照全年10个月的有效工期计算,人均年收入超过10万元。

  张玉军表示,“搭车”属地化工产业,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算的是“长远账”:既和谐了地企关系,又延伸了产业链条;既促进了龙头企业轻资产运营,也让村集体发展有了源头活水。

  集体经济项目好不好,老百姓实惠不实惠是标尺。

  2022年底,阿日善嘎查为全体在册人口每人代缴医疗保险200元,群众个人只承担180元,这在全旗也算较高的村集体经济“分红”了。今年1月,阿日善嘎查为圣远泰送上了一面锦旗,上面写着:“创新二产为共同富裕、拉动一产为群众造福”,字里行间都是老百姓的真情流露。

  “今年的目标是100万!”“计划引进深加工项目,以镇级产业投入合作,让更多的利润留在当地。”对于下一步的打算,村民和企业的想法不谋而合。

  在繁忙的车间里,一条“费托蜡生产链”正在转化为“企地共赢链”。经过过滤去杂、布料造粒、洒落钢带、循环冷却、制成打包等一系列生产规程,一批批“阿日善嘎查造”的费托蜡装车,驶出杭锦经济开发区,奔赴全国各地,甚至远销海外。

责任编辑:冯 伟达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 自治区文明办主办 丨 内蒙古文明网 ©版权所有

蒙ICP备:09003619号-25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2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