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 北疆新时代APP

首页 > 镜鉴文明 > 弘扬诗词文化 打造“诗歌之村”

弘扬诗词文化 打造“诗歌之村”

来源:草原云 2024-03-19

  在兴安盟阿尔山市白狼镇,有这样一群热爱且耕种诗歌的人们,他们传承诗歌文化,讴歌时代生活,他们给自己的诗群起了好听的名字,叫“白桦林诗社”。 

  说起“白桦林诗社”的成长历程,白狼镇林俗村“文化村长”刁金龙感慨万千,有说不完的话。“白桦林诗社刚成立的时候,诗社成员不到10人,经过六年的努力,现在诗社已经发展到了62人,读诗、赏诗、赋诗的氛围逐渐浓厚,诗社在白狼这片热土上发挥着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和正能量!” 

白狼镇林俗村“文化村长”刁金龙 

  “诗是路过的沉淀和觉醒”,这是刁金龙的诗观。这六年来,刁金龙从诗社成员到诗社社长,再到担任林俗村文化村主任,他是白桦林诗社的陪伴者、同行者和守护者,更是助力乡村振兴的“文化使者”,不负“文化村长”这个称号。自担任文化村主任以来,刁金龙以“助力文化振兴”为己任,奔波在弘扬诗词文化、提倡诗词艺术一线,渐渐将诗社队伍发展壮大,热情鼓励退休干部、在职干部、居民、教师、学生等群体向书靠近、往诗前行,带动诗社成员创作散文、散文诗、古体诗词、现代诗6000余篇,阿尔山市作家协会主办的诗歌选集《阿尔山文学——白狼专辑》的正式问世,是白狼本土诗人共同发声的一次有力展示,也是白桦林诗群集体亮相阿尔山诗坛的一个重要标志。去年,刁金龙充分发挥文化村主任在文学、文艺、文化方面的引领作用,积极组织参与白狼地区诗词大会,这场一年一度的诗词文化盛宴为广大诗词爱好者搭建起了展示个人才华、相互学习交流的舞台。同年,阿尔山市文联授予白狼镇“诗词小镇”称号。 

白狼镇林俗村“文化村长”刁金龙带领诗社成员采风 

白狼镇林俗村“文化村长”刁金龙进校园讲授诗词文化 

 

白狼镇林俗村“文化村长”刁金龙进社区交流书法 

  “那年那月我出生,正是一片霜雪白,悠悠大林海,顺山放木排,夜幕炊烟灯下阑,窗花与梦填,父亲的旱烟袋,母亲的老灶台,一盏灯笼高高挂,过了腊月就是年……”刁金龙将家乡秀丽的山水风光和浓郁的文化底蕴融入村歌《林俗之歌》创作中,字里行间承载着林区群众刻骨铭心的乡土记忆、记录着林俗村变迁和振兴的轨迹,这首浸润着林俗芬芳、充满乡村气息的村歌在全村传唱,已成为白狼镇一张“有声名片”。这些年来,白狼镇先后被内蒙古自治区诗词学会授予“内蒙古诗教先进单位”、中华诗词学会命名为“中华诗教先进单位”,在兴安盟诗词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大会上兴安盟诗词学会授予白桦林诗社“先进集体”称号、内蒙古自治区诗词学会授予白狼镇林俗村“诗歌之村”称号……“成绩来之不易,离不开每位诗社成员的坚持创作,也离不开阿尔山市文联和白狼镇党委、政府的支持,白桦林诗社的成立,使白狼本土诗人有了自己的‘家’,有了诗歌创作的肥沃土壤,培育出了一代边疆诗词爱好者,也生产出了优秀的诗歌和地域文化。”对于诗社的“小成就”,刁金龙心怀感恩,充满希望。 

白狼镇林俗村“文化村长”刁金龙在白狼地区文学表彰大会暨白桦林诗社诗友见面会上讲诗词文化 

 

白狼镇林俗村“文化村长”刁金龙组织参与白狼地区首届诗词大会 

 

白狼镇林俗村“文化村长”刁金龙传授制作桦树皮画 

  当好乡村振兴的“文化使者”,刁金龙一直在路上。作为“文化村长”的他,以诗词为载体、以文化为媒体、以群众为主体,用自我真诚和坚持付出的精神,不仅开展形式多彩的诗歌创作活动,还参与送诗词、送书法、送文艺、送非遗等文化活动,壮大诗词文化队伍,丰富文艺文化活动,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文化血液”。 

责任编辑:郭慧文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 自治区文明办主办 丨 内蒙古文明网 ©版权所有

蒙ICP备:09003619号-25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268号